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English | 中国科学院  

 

站内搜索:
新闻中心
友情链接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扫描
【新华社】我国内源磷富营养化水体生态修复技术取得重要突破
文章来源: 水生生物研究所 发表日期: 2018-12-13
打印 字体大小: 关闭

  新华社武汉12月12日电(记者谭元斌)我国在内源磷富营养化水体生态修复技术方面取得重要突破,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发出的一种基于改性粘土矿物材料与水生植物协同的沉积物磷原位控制技术,可有效解决内源磷水体富营养化问题。

  记者12日从中科院水生所了解到,该所吴振斌研究员团队根据西湖内源沉积物磷特性,将改性粘土矿物原位控制沉积物磷工艺与沉水植物修复技术相结合,研发出基于改性粘土矿物材料与水生植物协同的沉积物磷原位控制技术。

  目前,这一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国家水专项西湖课题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实现了西湖沉积物高效脱磷。相关研究成果已分别发表于《总体环境科学期刊》《环境污染》《科学报告》等环境领域国际权威期刊。

  据吴振斌研究员介绍,水体富营养化已成为全球性的水环境问题,磷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影响因子之一。内源沉积物是湖泊营养物质的重要蓄积库,随着生态保护力度的加大,当前外源磷的输入已逐渐得到有效控制,内源磷释放可能成为富营养化水体生态修复的主要障碍。

评 论
鄂ICP备5001979号 2011 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 版权所有 (最佳效果:IE6.0以上版本,1024x768)
地址:中国 湖北省 武汉市 武昌小洪山
邮编:430071 电话:027-87199191 电子邮件:whb@ms.whb.ac.cn    留言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