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English | 中国科学院  

 

站内搜索:
新闻中心
友情链接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扫描
【中国科学报】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聂品:一切调整为创新
文章来源: 水生生物研究所 发表日期: 2013-07-02
打印 字体大小: 关闭

实验室主任聂品

实验室主任聂品
■本报记者 周熙檀 
聂品很忙。 
从进化的角度作比较和鱼类免疫的基础研究,同时在鱼病疫苗研究方面也有较大进展,而他个人喜欢的研究方向,也从不曾放弃。 
今年聂品更忙。 
2011年底接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后,他开始思考很多实验室发展的问题。今年聂品将进行一些调整。“通过经费杠杆,体现实验室管理的整体思路。”聂品说。 
经费绩效管理 
该实验室自2008年起,每年获得国家重点实验室1000万元左右专项经费的稳定支持,用以支持自主部署的研究方向或任务。 
一直以来,研究员每年都能获得实验室大致相等的科研经费支持。今年开始,形势将发生变化。 
“今年重点实验室经费分配,将与项目方向和进展挂钩。”聂品说。6月底,是各个课题组向重点实验室提交研究进展的时限。 
接受记者采访时,聂品刚拿到了国家重点实验室2012年年报。这是每年实验室的“规定动作”,里面有一部分重要内容是实验室自主课题的研究进展情况。 
“结果不令人满意。”聂品对记者说。实验室自主课题的研究经费每年基本采取平均分配的原则,基于负责任的态度,聂品一直在考虑如何让经费支持“用在刃上”。 
在综合评估了2011年和2012年实验室自主课题的进展情况后,今年5月,实验室给每个研究员只划拨了较低限额的基础经费,同时要求大家在6月底之前上报课题方向或进展。 
针对课题情况,聂品将和水生所所长赵进东,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朱作言,共同商讨2013年实验室经费的分配。“用经费杠杆来鼓励创新。”聂品说,研究进展比较差的,将不会获得限额之外的经费支持。 
人员优胜劣汰 
“实验室经费有限,以此为杠杆进行调节,力量也相对有限。”聂品说,而与此相关的另一个问题是,如果研究人员的研究方向和成果始终不理想,又没有相应的淘汰机制,该如何使科研队伍更加凝练,更加有创新能力呢? 
调整队伍虽然并非实验室主任的权限,但是聂品希望在借助经费杠杆调整项目的同时,能够鼓励队伍不断凝练目标,根据国家科技发展方针和国家需求以及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实现对淡水生态和渔业更深入的研究。 
聂品在2012年重点实验室工作汇报中,有一张图片简单生动地描绘了水生所的现状:3个重点实验室(一个国家重点,两个院重点)、6个研究中心。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相互交叉,部分重叠,同时还有一批科研人员游离在实验室和研究中心之外。 
实验室实际上是一个松散的联合体,那么这些关系如何平衡? 
汇报中的另一张图片,则展现了经费绩效管理的一个理想结果:人员的自然调整。2:5:3的比例显示,30%的研究人员将获得“小红花”,50%平稳发展,另有20%将会被不断减少经费支持。 
与此同时,实验室将从水生所游离在外的研究人员中,吸纳符合研究方向的人才进入。“这样无形中就调整了队伍。”聂品说。 
在聂品看来,这是自然淘汰的过程,而这样的结果无疑会促进创新。 
鼓励交流创新 
相比实验室,聂品认为,研究中心才是更加独立的研究单元。这样的设置,激发了研究人员的学科使命,但也暴露一个问题:团队越来越模糊,合作越来越少。 
“从整体来说,要创新,必须有合作。”聂品一直强调开放,如果别人知道你在研究什么,这样一方面可能会避免相应的重复研究,另一方面也强迫自己加快研究进度。 
“下一步我希望促进研究组里年轻人之间的交流。希望他们提出研究任务,然后跨组进行交流与合作,研究项目由学术委员会来评估。”这是聂品希望在任期内推动的又一项工作,从实验室层面支持年轻人交流,建立合作创新的氛围。 
到聂品的位置,可以用其他课题来支持自己喜欢的研究,无论是对一些类群的寄生虫在世界范围内分布起源和进化的研究,还是对远东地区钉螺和血吸虫起源问题的追问,都源于他个人的坚持。 
但是对于年轻人来说,就没有机会和资源。聂品从实验室层面支持跨组合作创新,正是希望从实验室的角度去鼓励和支持年轻人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并坚持研究。 
在记者采访的两天里,每晚10点左右,实验室大楼里仍旧灯火通明。加班是研究人员的常态,每个人的研究任务都很重。在这样的情况下,聂品知道变革并不容易,但是他更坚持,“需要一些人潜下心来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中国科学报》 (2013-07-02 第8版 平台)
评 论
鄂ICP备5001979号 2011 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 版权所有 (最佳效果:IE6.0以上版本,1024x768)
地址:中国 湖北省 武汉市 武昌小洪山
邮编:430071 电话:027-87199191 电子邮件:whb@ms.whb.ac.cn    留言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