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English | 中国科学院  

 

站内搜索:
新闻中心
友情链接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科研动态
武汉岩土所提出的通透肋拱式傍山隧道研究取得系列成果
文章来源: 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发表日期: 2017-11-16
打印 字体大小: 关闭

  山区高速公路傍山路段多是高风险区域,也是造成选线困难的关键节点。通过对傍山隧道结构选型及其技术特征对比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隧道结构型式-通透肋拱式隧道,包括通透肋式单拱隧道和通透肋式连拱隧道。该新型隧道结构具有适应山区陡峭地形、通风采光效果好,节能环保等优点,为我国傍山道路的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示范,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科研人员系统研究了通透肋拱式隧道围岩松动范围与围岩破坏模式,阐明了肋拱式隧道扰动上体的范围及规模,提出了通透肋拱式隧道结构荷载计算模型,填补设计规范的空白,在保证稳定安全域内,使得隧道结构尺寸科学合理,从建筑结构和支护措施两个方面降低工程造价。揭示了通透肋拱式隧道施工力学行为演化规律,制定了隧道开挖进尺、衬砌时机、循环施工间距等关键施工参数的控制原则和标准,形成了通透肋拱式隧道成套施工工法,保证了隧道结构的修筑质量和施工过程安全。   

  研究成果全面保障了我国第一条通透肋式单拱隧道于2007年在黄塔桃高速公路龙瀑隧道顺利建成,引起了社会媒体的广泛关注,随后在皖南山区多条高速公路得到了推广应用;在此基础上提出的通透肋式连拱隧道于2015年在望东高速南山隧道顺利实现,进一步丰富了通透肋拱式隧道的结构型式,续产生广泛的社会经济影响。 

新型隧道-通透肋式连拱隧道实景

评 论
鄂ICP备5001979号 2011 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 版权所有 (最佳效果:IE6.0以上版本,1024x768)
地址:中国 湖北省 武汉市 武昌小洪山
邮编:430071 电话:027-87199191 电子邮件:whb@ms.whb.ac.cn    留言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