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English | 中国科学院  

 

站内搜索:
武汉教育基地(2015年8月6日取消发布)
友情链接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组织人事 > 武汉教育基地(2015年8月6日取消发布) > 导师介绍
中科院武汉病毒所博士生指导老师简介
文章来源: 发表日期: 2009-09-22
打印 字体大小: 关闭


(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汉中,男,1956年出生,博士,研究员。1980 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病毒系,2004年在中科院武汉病毒所获得病毒学博士学位。现为国家病毒学重点实验室人畜共患病毒病学科组组长,所学术委员会和学位委员会委员,湖北省遗传学会理事。分别于1993和1999年在瑞典国家兽医研究所和荷兰农业大学病毒系从事客座研究。目前所从事的研究领域主要涉及几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病毒、如SARS-CoV、口蹄疫病毒以及其他新生病毒性病原的研究, 目前研究范围集中在SARS-CoV病毒的的自然宿主和起源的研究以及SARS-CoV病毒, 口蹄疫病毒,轮状病毒的分子进化和分子流行病学、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和病毒病原跨物种感染机理等方面的研究。 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论著40余篇,其中16篇被SCI收录,目前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973”“863”等多项国家级研究项目。
联系电话:027-87199239;
电子邮箱:wanghz@wh.iov.cn

    石正丽, 女, 1964年出生,博士,研究员。1987年7月毕业于武汉大学生物系遗传专业,获学士学位。1990年7月毕业于中科院武汉病毒所,获硕士学位。2000年5月获法国蒙彼利埃(Montpellier)第二大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新发病毒的研究,在病毒的分离和鉴定、基因组学、病毒的检测技术、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等方面有长期的积累和研究经验。近期开展野生动物如蝙蝠病毒的研究,着重研究蝙蝠携带的、与人畜健康相关的新发传染病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和跨物种感染的分子机理。目前主持有国家973子课题、重大传染病专项和中科院主要方向性项目等课题。发表论文70余篇,曾获2003年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教育部2004年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代表性论文Science, 2005, 310(5748): 676-679;Journal of Virology, 2008, 82(4): 1899–1907.
联系电话: 027-87197240
电子邮箱: zlshi@wh.iov.cn

    孙修炼,男,1968年出生,博士,研究员。1990年获华中农业大学大学植物保护专业学士学位,2003年获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病毒学专业硕士学位, 2005年获荷兰Wageningen大学病毒学专业博士学位。现任所学位委员会委员,昆虫病毒基因工程学科组组长。从事昆虫病毒学基础研究及应用基础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昆虫病毒与杀虫性能相关的功能基因的鉴定、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杆状病毒进行遗传改良,重组病毒的环境生态学和生物安全性评价等。主持“863”计划、中国科学院重要方向性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计划重点项目等在研课题。申请专利7项,获授权专利4项。曾被评为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中国科学院武汉教育基地优秀教师等称号。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42篇,其中17篇被SCI收录。
联系电话:027-87198103, 87197583
电子邮箱:sunxl@ wh.iov.cn

    危宏平,男,1970年出生,博士,研究员。1992年获武汉大学化学系理学学士学位,2001年获新加坡国立大学(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分析化学专业博士学位。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7年)。现任病原分析与纳米生物学学科组组长,所学位委员会及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微生物学会分析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分析生物化学与纳米生物分析方面的研究,目前研究方向有传染病诊断试剂盒,生物传感器、纳米生物分析技术等方面。主持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卫生部传染病重大专项课题, 863,中科院重大专项等在研课题,并申请专利4项,获美国授权专利2项。在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22篇, 全部SCI收录。代表论文: Small 5(6):718-726, 2009; Intern. J. Environ. Anal. Chem. 88(13):947-956,2008; BBRC 367: 47- 53, 2008; Nucleic Acids Research 36(15): 4913-4928, 2008.
联系电话:027-87199115
电子邮箱:hpwei@wh.iov.cn



    杨荣阁,男,1963年出生,博士,研究员。1986年7月获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专业医学学士学位,1999年3月获日本山梨医科大学 (现日本山梨大学医学部)微生物学专业医学博士学位。1994年4月至2005年6月在日本山梨医科大学、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等从事HIV/AIDS相关等研究工作。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现任中科院武汉病毒所副所长,艾滋病毒分子病毒学学科组组长,所学术委员会委员,所学位委员会委员。兼《中国病毒学》副主编、日本岩手医科大学客座讲师、第十届湖北省微生物学会理事。长期从事HIV/AIDS分子流行病学及分子病毒学等基础研究,目前承担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国家“863”、“973”和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在研课题。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并申请有中国和日本发明专利。代表论文: AIDS. 2002; 16 (10): 1401-7; J Virol. 2003; 77 (1): 685-95.
联系电话:027-87198736, 027-87198040;
电子邮箱:ryang@wh.iov.cn

    陈士云,男,1964年出生,博士,研究员。2001年获美国伊利诺伊大学(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博士学位。现任中科学院武汉病毒所病原细菌学科组组长,兼任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生物防治研究室主任。目前主要从事病原细菌耐药、耐酸机理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申请发明专利3项,获授权专利2项。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被评为中科院研究生院和武汉教育基地优秀教师。已培养博士生1人、硕士生4人,2人获中科院研究生院地奥奖学金二等奖,一篇硕士论文被评为2008年度湖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联系电话:027-87199354
电子邮箱:sychen@wh.iov.cn

    陈绪林,男,1964年出生,博士,研究员。 1987年获四川大学微生物学专业学士学位, 1990年获武汉大学病毒学专业硕士学位, 1999年获中科院微生物所微生物学专业博士学位。1999 -2005年分别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美国Fox Chase癌症中心从事抗病毒药物及人类遗传病方面的研究。2005年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 现任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抗病毒药物学科组组长,病毒所学术、学位委员会委员,湖北省生物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兼《Virologica Sinica》(中国病毒学杂志英文版)编委。本学科组主要有两个研究方向:(1)分别以卡波氏肉瘤相关人类疱疹病毒(KSHV)及人丙型肝炎病毒(HCV)为模型研究DNA病毒及RNA病毒基因组的复制机制。(2)建立针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流感病毒、肝炎病毒等重大及新生病毒不同靶位点的药物筛选模型,其中包括基于细胞的筛选模型和基于靶标的筛选模型。利用本学科组高通量药物筛选平台及药物筛选模型,从不同来源(中草药、海洋药物、微生物代谢产物、人工合成的小分子等)的化合物库中筛选高效低毒的抗病毒药物,同时进行相关的抗病毒药效学评价、药物抗病毒作用机制及其它相关临床前研究。目前承担有中国科学院国家973项目、十一五重大科技专项、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近年在国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 (代表论文: JBC 279: 28375;JBC 279: 52082; J Nat Prod. 71:664)。
联系电话:027-87198772
电子邮箱:chenxl@wh.iov.cn

    陈新文,男,1964年出生,博士,研究员. 1992年获华中师范大学生物学专业学士学位, 1988年河南工业大学研究生班毕业, 2001年)获荷兰Wageningen University病毒学专业博士学位。先后在美国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ley、德国University of Duisburg-Essen等单位从事合作研究。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现任中科学院武汉病毒所所长,武汉病毒所学术委员会和所学位委员会委员, 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肝炎病毒学科组组长。兼《中国病毒学》主编、《生物学文摘》编委。湖北省生物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湖北省微生物学会学会常务理事等。长期从事病毒学基础研究,对病毒与细胞相互作用,肝炎病毒分子生物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目前主持承担有“9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科学院方向性课题等研究项目。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近100篇,其中43篇被SCI收录 (代表论文: J. Virol. 82:4072-4081; J. Virol. 82: 4554-4561. Biomaterials 28: 4635-42, Vaccine 25: 1544-1551),曾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湖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联系电话:027-87199106, 87197575
电子邮箱:chenxw@wh.iov.cn

    肖庚富,男,1966年出生,博士,研究员。1989年获同济医科大学环境医学专业学士学位,1992年获同济医科大学环境微生物学专业硕士学位, 1999年获武汉大学病毒学专业博士学位。1992年7月-2008年12月历任武汉大学病毒学系(生命科学学院)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中国科学院项目“百人计划”入选者。现任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病毒生物化学学科组组长,兼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长期从事医学分子病毒学基础研究,对病毒囊膜蛋白介导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分子机制及进入抑制剂、朊病毒(Prion)与蛋白质构象病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目前主持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等在研课题。获授权专利2项。出版《基因工程》(科学出版社)等著作3部。2004年以来发表SCI论文17篇,代表论文: Lancet. 363:938; J Biol Chem. 282:381;FEBS Lett.579:5419。
联系电话:027-87198685, 87198352
电子邮箱:xiaogf@wh.iov.cn

    张先恩,男,1956年出生,研究员。先后获湖北大学学士学位(生物学,1982)、中科院武汉病毒所硕士学位(微生物学,1985)和中科院微生物所博士学位(生物化学,1994)。曾在加、美、英等国研究机构和大学作访问学者。兼任中国微生物学会副理事长,湖北省微生物学会理事长,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和Biocatalysis and Biotransformation等国际学术刊物编委。长期从事分析病原微生物学研究,发表科学论文120余篇(半数以上为SCI收录),生物传感器和生物芯片相关专著3部,获授权专利10项。曾获中国科学院首届青年科学家奖(1989)等荣誉。(近期代表论文: Nucleic Acids Research 33: 3245, 2005; 34: e62, 2006; 36: 4913, 2008; Small 5: 718, 2009. )
联系电话:027-87199115, 传真:027-87199492
电子邮箱:x.zhang@wh.iov.cn

    周宁一,男,1961年出生,博士,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 “百人计划”入选者。获武汉大学微生物学专业学士学位,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微生物学专业博士学位,并在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和威尔士大学 (University of Wales, Bangor) 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任武汉病毒研究所学位委员会主任,环境微生物学学科组组长;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生命科学部微生物学专家评审组成员,中国微生物学会环境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遗传学会微生物遗传专业委员会委员。 从事微生物降解芳香烃污染物的生理生化、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修复等方面的研究。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面上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课题,中科院重要方向性项目。代表论文: J. Bacteriol. 191:2703, 189:6587, 184:1547, 183:700; Appl. Environ. Microbiol. 72:2283, 65:1589。已毕业博士生9人、硕士生2人,其中一篇博士论文被评为2007年度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更多信息: http://www.whiov.ac.cn/ktzgl/zly/zlyz/zlyz1.htm
联系电话:027-87197655, 87199183
电子邮箱:n.zhou@wh.iov.cn

    郑春福,男,博士,研究员。1991年获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士学位,1994年获福建医科大学医学硕士学位,2001年获重庆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学位。2001年至2007年期间先后在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University of Saskatchewan)及卡尔加里大学(University of Calgary)从事博士后研究。中国科学院 “百人计划”入选者,现任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分子病毒学及病毒免疫学学科组组长,同时兼任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湖北省细胞生物学学会理事。长期从事分子病毒学及病毒免疫学基础研究,对疱疹病毒分子生物学,病毒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以及病毒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HIV及HCV的免疫缺陷,免疫逃逸致病机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目前主持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大传染病专项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等多个在研课题。曾获2002年深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07年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57篇,其中13篇被SCI收录;参与编写专著1部。代表论文:J Immunol.2008; Blood.2007; J.Virol.2005;79(18); J.Virol.2005;79(3). 实验室网址: www.whiov.ac.cn/chunfuzhenglab
联系电话:027-87198676
电子邮箱:zhengcf@wh.iov.cn

    胡志红,女,1966年出生,博士,研究员. 1986年获武汉大学病毒学专业学士学位,1989年获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病毒学专业硕士学位, 1998年获瓦赫宁根大学(Wageninge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病毒学专业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现任中科学院武汉病毒所学术委员会主任, 病毒功能基因组学及基因工程学科组组长。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兼《中国病毒学》、《病毒学报》、《科学通报》、《昆虫学报》、《微生物与感染》编委。国际无脊椎病理学会理事,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中国微生物学会病毒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长期从事病毒学基础及应用基础研究,对杆状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目前主持“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中荷战略联盟课题等在研课题。并申请专利15项,获授权专利4项。曾被评为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导师,获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二等奖、武汉地区十大杰出青年、中国科学院十大杰出青年、中国科学院十大杰出妇女、人事部和中国科学院先进工作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等称号。发表论文108篇,其中62篇被SCI收录; 出版专著8部(章)。(代表论文: J. Virol. 81, 9377; J. Gen. Virol. 89: 2331 )
联系电话:027-87197180
电子邮箱:huzh@wh.iov.cn



    胡康洪,男,1964年出生,博士,研究员。1985年获武汉大学生物系微生物专业学士学位,1988年获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病毒学专业硕士学位,1999年获德国杜塞尔多夫(Duesseldorf)大学分子病毒学专业博士学位。现任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病毒RNA结构与功能关系学科组组长。1995年至2000年作为博士生和博士后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物理生物研究所从事类病毒复制机理研究。2000年至2003年,在弗莱堡(Freiburg)大学围绕乙肝病毒(HBV)反转录启动机制开展博士后研究,2003年至2007年在雷根斯堡(Regensburg)大学作为高级科学家和助理教授主持领导德国自然科学基金、欧盟联合课题多项。长期从事肝炎病毒、类病毒RNA结构与功能关系的基础研究工作,创建了独具特色的三维细胞培养系统。曾获美国Amherst, MA.和Pacific Grove, CA.乙肝分子生物学特别奖﹑德国细胞生物学会年会创新奖。近年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论文29篇。代表论文: Nuc Acids Res 2001 29(22): 4589-97; Nuc Acids Res. 2004 32(14):4377-89; BBA 2005 1729:14-23; BBRC 2005 335:87-96; Biotech J 2(8): 992-5.
联系电话:027-87198362,87197759
电子邮箱:hukgh@wh.iov.cn



    胡勤学,男,1965年11月生,博士,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分子病毒学和病毒免疫学。先后于湖南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英国伦敦大学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90年留武汉病毒所工作,先后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和研究员;期间于1997-2000年在美国Louisville大学从事艾滋病毒(HIV)包膜蛋白、趋化因子及趋化因子受体相关领域的研究;2000-2008年在英国伦敦大学St George医学院合作开展HIV黏膜感染机制和阻断HIV性传播的研究;2008年起负责“中英科研合作和研究生联合培养计划”;2008年入选中国科学院项目“百人计划”,任HIV分子生物学学科组组长,主要从事HIV等包膜病毒入侵和传播机制的基础研究,并研究和寻找能抑制HIV等包膜病毒入侵和传播的分子途经。 在J Exp Med, Nature, Nat Med等学术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30多篇(代表性论文:J Infect Dis 2006, 194: 1547-56; J Exp Med 2004, 199: 1065-1075;Nature, 2005, 438: 99-102;J Mol Biol 2005, 350: 699-712;J Virol 2000, 74: 11858-11872)。目前主持英中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方向性项目、传染病专项子课题等在研课题。
网页:http://www.whiov.ac.cn/ktzgl/ktzdiy/huqx/website/home%20page.html
联系电话:027-87197513
电子邮箱:qhu@wh.iov.cn

    袁志明,男,1963年出生,博士,研究员。1984年获湖北大学生物学学士学位,1987年获云南大学微生物专业硕士学位,2001年获中山大学生微生物专业博士学位。1995-2003分别在法国 CIRAD、巴斯德研究所、丹麦皇家农业和畜牧大学、丹麦国立环境研究所和美国ILLINOIS大学从事合作研究,现任中科学院武汉分院副院长,武汉病毒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湖北微生物学会常副理事长,湖北省生物工程学会常务理事。获2000年"武汉市科技创新杰出青年"称号。主要从事昆虫病原细菌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主持和参加联合国WHO、中-英、中-丹、中-越国际合作项目、科技部重大国际合作项目、973、863、院方向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多项,对苏云金杆菌和球形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毒素蛋白生物化学及其结构和功能间的关系、基因组和功能基因、毒素蛋白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及高效广谱工程菌的构建、抗性昆虫抗性机理、微生物杀虫剂的生产和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近年来主要开展虫媒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发表研究论文100篇,其中SCI收录40篇,申报专利7项,合作编纂论著2部。
联系电话:027-87198195 ;
电子邮箱:yzm@wh.iov.cn

|
    鄢慧民, 男,1964年出生,博士,研究员。毕业于武汉大学生物系,获学士、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和博士生导师。1998-2002年在美国凯斯西保留地大学(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医学院病理学系任Research Associate从事博士后研究。2002年回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继续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2006年受聘为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任粘膜免疫学科组组长。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国家“973”专项子课题等科研项目。主要研究方向: 粘膜免疫抗病毒机制及其应用。研究内容: 麻疹病毒、艾滋病毒、SARS冠状病毒等的特异IgA抗体抗病毒机制研究,粘膜疫苗、粘膜佐剂与粘膜上皮细胞的相互作用及粘膜免疫效应研究。代表论文: J. Virol. 2002,76 (21): 10972-79;J. Med. Virol. 2004,73: 323-331;J. Immunol. 2005, 174: 4828-4835。
联系电话:027-87197103;
电子邮箱:hmyan@wh.iov.cn

评 论
鄂ICP备5001979号 2011 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 版权所有 (最佳效果:IE6.0以上版本,1024x768)
地址:中国 湖北省 武汉市 武昌小洪山
邮编:430071 电话:027-87199191 电子邮件:whb@ms.whb.ac.cn    留言反馈